預防雖然很好,總有防不到的疏漏點,因此克服癌症就需有許多關口把守,才能有多次得勝的機會。

一、早期發現,就有切除根治的機會:
癌症的發生通常很慢,常須連續多年,甚至幾十年的剌激才形成突變,因為細胞經過多次連續的核酸傷害突變,才會變成癌細胞,即使變成癌細胞之後,初期生長也很慢,須經過幾年才會長成幾公分大的小腫瘤,這時若及早發現,完全切除,就可能根治。
若要早期發現,就須懂得:  
自我檢查
1、帶血絲之分泌物在痰、鼻涕、尿、糞或任何部位出現。
2、腫塊在乳房、肛門內,或任何部位出現。
3、大小便次數增加或減少,內容有異(直腸、膀胱、前列腺)。
4、消化不良、沒有胃口,吞嚥困難(咽喉、食道、胃)。
5、久咳不癒或聲音瘖啞(口、喉、肺)。
6、可見到的潰瘍經久不癒(口、喉、皮膚、乳頭、陰頭)。
7、皮膚上的疣或病灶、紅腫變大不消(皮膚)。
8、身體某部位疼痛或僵硬不適、歷久不消。
9、發燒、倦怠、全身無力,不明原因,久不改善。
10、體重減輕(例如:未節食,但三個月輕了5公斤)。
有上述症狀,不一定是癌症,常常僅是局部感染,或不經意的破皮、傷害、濾過性病毒感染等,但如果歷二星期不消、沒有改善,腫瘤或癌症的可能性就增加不少,這時應該要看醫生作仔細檢查,如果過了一段時間仍無改善,就要設法要求作進一步的檢查。
事實上,我們不可以要求每一位健康無症狀的人常常去檢查身體,徒然浪費時間和金錢,大部分的癌症病患在診斷前都已有一長時期的自覺異常,因未及早覓醫而失去了治療切乾淨的機會。
定期篩檢
癌症的確定診斷須靠病理切片,但有許多傷害性較少,或完全無傷害的方法,可以早期篩選出可能是癌,或將要變成癌的病灶,作進一步確定診斷或切除,全民健保有定期免費篩檢的方式,也可以要求自費作更詳細的全身健康檢查。
  • 醫帥之視診、聽診、觸診可以確定你有沒有可疑的腫塊或潰瘍(皮膚、乳房、口、喉、肺、肝、直腸、前列腺)。
  • 陰道抹片可偵出子宮癌之前期病變,不必動大手術,只須切一圈子宮頸,就可以根治。
  • 痰液、分泌物及細針抽吸細胞抹片,可診斷癌細胞。
  • 尿、糞檢驗潛血,可偵出早期癌(腎、膀胱、直腸)。
  • 血液可驗出多種腫瘤標識、肝(AFP)、前列腺(PSA)、卵巢(Ca-125)、腸(CEA)、睪丸(B-hcG)、多發骨髓瘤(lgG/lgA/lgM)、胰(Ca-199)等,雖未具有100%之準確性,但臨床上很有用,且能用來追蹤治療之效果。
  • X光及超音波,可顯示內部的腫塊。(肺、肝、胸、腹)
  • X光電腦斷掃瞄、磁共振等,能夠相當確定腫瘤之大小、位置,甚至種類與惡性度,極有助於治療。
  • 內視鏡可觀察體內深部有無可疑病灶,必要時可當場夾取多塊作病理切片證實(胃、腸、食道、氣管、膀胱)
    上述最有用而流行的篩檢,就是陰道抹片,30歲以上的婦女,健保每年免費作一次,以保安全。其他驗血、驗尿、驗糞,再進一步用X光及超音波,都是無傷害性,而且經濟實惠的篩檢方法。

二、運用新科技,合併使用各種藥物和方法來治療:
目前新科技的成就日新月異,新藥、新方法不斷被發明出來,合併使用多種性質不同的藥,常能產生好結果,放射診斷的精確度愈來愈高,放射治療的新儀器、新能源不斷開發,此外,骨髓移植,免疫治療各種方法之副作用越來越低,效果越來越好,許多以前治不好的癌症,現在都可以提高治癒率,延喪生命。

三、安寧照顧,廣受各界重視,正蓬勃發展中:
正確使用止痛劑,加上良好有人性尊嚴的護理,能讓病患無痛、乾淨、愉快地、安心地面對未來。▲  (top)

 
© 2004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台灣防癌協會